Kate《迷失》搬运自某杂志(转载)
Kate 《迷失》
一个角色引起争议其实是好事,说明它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无论我喜欢的KATE,还是我讨厌的SAYID,都不失为成功的角色,他们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一个角色不怕被喜欢,也不怕被讨厌,怕的是无感。
善与恶,这个命题太高调了,事实上,整个LOST剧,都未必有这种高度。LOST的人物都是善恶夹缠,正邪不分的。我们认为815er是正义的一方,只是因为我们一直以他们的视角看故事。
以人之常情来看,我们又有多少人以善与恶来衡量身边的伙伴?我们一般是看他们对自己好还是不好,有用还是没用。我们又有多少人以善与恶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我们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
需求论不是我瞎掰的,而是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提出来的。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提出: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感情上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人类心理需要层次论,正是我的依据。
如果要以善恶论分析KATE的摇摆,前提是KATE必须认为SAWYER是恶的。可事实如此吗?我不这样认为。
SAWYER刚到岛上时,表现非常糟糕,所有人都远离他、害怕他、鄙视他、讨厌他,除了KATE. KATE是第一个看清SAWYER真面目的人,她认为SAWYER并不是一个自私卑鄙的坏人,她说:你并不坏,你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大家讨厌你,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人家对你好。
KATE为什么能洞悉SAWYER的心理?因为他们同病相怜。他们都被社会抛弃,是边缘人,是罪犯,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KATE从什么时候对SAWYER产生好感的?我认为是从知道那封写给“SAWYER先生”的信是小SAWYER写的开始。太惨了!被骗子害得家破人亡,自己却被迫沦为骗子,做了最让自己讨厌的人。
女人是情感动物,有时候分不清同情和爱。
到后来,SAWYER表现得越来越好,简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当JACK和洛克不在时,他就是领袖。
既然从来不觉得SAWYER恶,又何来被恶吸引之说?如果吊儿郎当,口齿伶俐,风趣幽默,体贴入微就叫恶的话,那世上所有的女人恐怕都会喜欢恶。
再来看看KATE本性中的善与恶。
怎么办?我从来就不觉得KATE恶(诶呀,我太偏激了),顶多是有时候有点可恶。
KATE的确做过错事,但她不是坏人,本性很善良。在杀父之前,她做过的所有坏事不过是超过几次速和8岁时偷过一次东西,总结一下警察对她的评价,竟然是:品学兼优。杀人在逃后,她也没有穷凶极恶四处杀人放火。
至于杀父这件事,难道一个虐待女人、猥亵亲生女儿的堕落酒鬼,不该死吗?只不过,KATE确实不该杀人,应该让那个老家伙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
KATE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过,“KATE本我”,就是说,她是一个受本我支配的人。
何谓本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表现在KATE的行动上就是:冲动,盲目,不考虑后果,一切以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自以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譬如:
1、以为会让母亲和自己快乐,杀了酒鬼。
2、为了满足自己思念母亲的欲望,害死了初恋男友(警察乱开枪,该罚)。
3、为了慰藉自己对初恋男友的思念和愧疚,与人合伙抢银行(目标只是飞机模型)。
4、不服从命令,不让跟着偏跟着,不让回来偏回来,给JACK造成不少困扰。
幸好KATE本性善良,至情至性,否则,会是社会的一大祸患。
她的善良不用我说了吧,譬如阻止同伙杀害银行职员;譬如澳洲的农场主出卖了她,她却为了救他被警察抓住,飞机坠机前,她居然还怕那个出卖他的人拿不到赏金,因为那人要还房贷;譬如飞机坠机的过程中,她一直帮昏迷的治安官吸氧,否则那厮落地前就死了;譬如她在岛上对大家的帮助;譬如她收养别人的孩子……
综上所述,KATE是个受本我支配的好人,是个努力追求自我,永远也达不到超我境界的单细胞生物。
KATE的问题在太自卑和自责,和SAWYER一样,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
由于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原因,长期以来,KATE只是勉强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较高层次的需求却无法得到,即使得到也会马上失去(就像《无极》中被仙女诅咒了的张柏芝一样)。
坠机后,一个新世界摆在众人面前,大家的需求方向有所改变,得到了实现新的需求的机会,众人纷纷改头换面。
譬如,毒虫查理把对毒品的需求,变为感情、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SAWYER把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他为生存行骗),变为感情和被尊重的需求。洛克则一门心思要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
KATE也一样。
首先满足了KATE需求的是JACK。JACK让KATE为自己缝合伤口,信任她,鼓励她,高度评价她,从而使KATE逐渐恢复了自信和自尊。这是典型的第四层次的需求——尊重。由此,KATE依赖JACK,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第三层次的需求——感情。
于是,她爱上了他,因为她需要他。
有意无意之间,KATE在SAWYER那里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她比别人更理解他,更尊重他,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是他与815er交流的桥梁。而且,她还是个漂亮、有个性的雀斑妹。
于是,他爱上了她,因为他需要她。
于是,她也爱上了他,因为她被他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被需要”,才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它是第五层需求的最高点(马斯洛的五层论被拓展到八层论后,“被需要”,正是第八层)。
一个是她需要的人,一个是需要她的人,她该如何抉择?
可怜的KATE实际上碰到了一个传说中最难的选择题: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最后,是命运逼KATE做出了选择。
第三季,处于三角恋的三人被班分别关了起来。JACK拒绝帮班做手术,就算拿SAWYER的生命来威胁他,他也无动于衷。
苦求JACK被拒的KATE绝望地坐在笼子里,她需要的人,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刻,拒绝了她。看着对面将死的SAWYER,她觉得,这是SAWYER最需要她的时刻。于是,她爬到了他的笼子里……
这种把自己献给一个将死的男人的行为,是一种祭祀,一种自我牺牲,怎么能和KATE迷失本真投入罪恶的怀抱挂钩呢?
如果第二天SAWYER就死了,KATE的这种行为就会是一种凄美的浪漫,肯定没多少人骂她。可惜,骚爷命大,竟然没死!于是,KATE被指淫荡!
这简直是无妄之灾!骚爷啊,你干吗不死呢?
值得一提的是,班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让JACK在监控中看KATE和骚爷这对苦命鸳鸯。于是,JACK妥协了。他可以不在乎骚爷的死活,但他不能不在乎KATE的爱人的死活,因为他爱她,不能让她伤心。
再后来,朱莉叶也搅和进来,三角关系变为四角关系。KATE知道,她得不到她需要的了,所以,她更不能失去需要她的。于是,她又一次投入骚爷的怀抱,他们两个变为互相需要。
结论:KATE一直是个遵从内心需要的人,她也从未迷失本真。KATE投入骚爷的怀抱,不是道德的堕落,恰恰相反,我靠,人家那是升华啦!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所摇摆也在所难免。很多文学影视作品都演绎过这个问题,譬如林青霞影片《我是一片云》,《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和周芷若等等,应该还有很多吧,一时想不到了。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只是从性格上被加以批判,在道德上,是被理解的。
KATE比较倒霉,因为她做了和大众期望相反的选择。
伊万杰琳·莉莉 Evangeline Lilly
出生日期:1979年8月3日
八卦:
最初为ABC TV剧集《迷失》试镜时,伊万杰琳的目标只是一个配角角色,但最终得以作为女主角凯特登场并很快受到欢迎,
目前伊万杰琳不仅仅时常挺进各大性感美女榜单的前列,而且凭借她嬉戏的魅力和天分成为广受期待的好莱坞最有前途的年轻女演员之一。
2008作为唯一女演员出演《拆弹部队》,该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等6项大奖。2010年伊万杰琳。莉莉在结束了《迷失》的拍摄后将加盟休。杰克曼主演的梦工厂科幻片《铁甲钢拳》(Real Steel),扮演杰克曼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