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位居丞相之职,拥有桑树八百株,田地十五顷,他还算一个清官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先别动手,也不要怀疑国人的三观是不是发生了崩塌。为了体现以德服人的精神,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里的这一段记载: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诸葛亮曾经写了一封奏疏给后主刘禅,奏疏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家15顷薄田,还有800株桑树,家里的子孙吃穿用度基本不愁了。不需要买学区房,也不需要给亲家母太多彩礼,日子过得很不错。
至于我本人嘛,其实没什么花销,吃喝全都公款报销了。我自己也不搞一些其他投资,所以身边也不需要放钱。等到我归天以后,你看着吧,我绝对不会因为贪污这种事情愧对陛下的。
结果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因此有人就问了,诸葛亮好有钱啊!居然有15顷田,还有800多株桑树,他是不是一个贪污分子呢?大家先别动手,我们来分析一下,摆事实讲道理,以德服人。
一、15顷田,800多株桑树价值几何?汉朝的一亩地,相当于现在的半亩地,所以15顷田,换算过来,也就是750亩地。乍一看,这数字的确吓人,毕竟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农民家里也只有两三亩地,我记得我们那边是人均8分地,一家3口的话,就是2.4亩地。
而诸葛亮一个人就占了750亩地,是不是有贪污的嫌疑?没有历史概念的人,肯定会这么想,毕竟这相当于新中国1000人的占地面积了。我们拿一段历史资料来说明这个问题。
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晋书,食货志》
这里讲述的是西晋王朝时期,官员们按照品级,可以获得的相应田产,西晋距离三国最接近,所以更有说服力。其中第一品可以占据50顷的田产,而第九品也有10 顷的田产。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正儿八经的执政者。他在蜀汉算得上是超一品的官员了,可是才有15顷的田产,只跟西晋王朝第八品的官员相当,县令都是七品官,你说诸葛亮比县令得的田产还少,这过分吗?那简直太清廉了有没有?
再看看800株桑树,是什么个经济状况。就目前来看,一亩地可以种1000株桑苗左右。就算放宽间距,成年桑树种植的话,一亩地也能种个400株左右。
也就是说,诸葛亮他们家的桑树,占地面积,也就只有2亩地。你觉得一个国家的丞相,拥有2亩地的桑树,这也算贪污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
二、诸葛亮除了丞相的身份,他还是武乡侯。不少人对诸葛亮有误解,认为他只是给人家干活的打工仔。其实在古代,爵位制度,就是为了让普通打工仔拥有做老板的感觉。
现代很多互联网公司,给员工分股票,其实就是从这种爵位制度里吸取的经验。员工的收入高低,和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他们当然乐意996了。
当年李广努力了一生,就是为了能够拿到汉朝的股权,封个侯,结果到死也没能实现。诸葛亮被刘备封为武乡侯,这个爵位并不低。
要知道侯爵主要分为关内侯和列侯。其中关内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等。其中县侯的级别大于乡侯,乡侯大于亭侯。
关羽就是汉献帝亲封的汉寿亭侯,他为此骄傲了一辈子。而诸葛亮的爵位难道是乡侯吗?还真不是,他这个武乡侯,其实是个县侯,武乡县的侯爵,所以被称为武乡侯,或者简称武侯。
他这个级别的侯爵,怎么也得是个万户侯。也就是说,按道理要有一万户人家供养着他,只给他交税。
可是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只有那么15顷田产和800株桑树,压根就没有万户食邑。这就是诸葛亮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了。
由于他的食邑之地在琅琊武乡县,这地方当时在曹魏手里,所以一日不夺回中原之地,诸葛亮一日不会享受该食邑。如果诸葛亮贪心一点,完全可以让后主给他封一个成都侯,或者汉中侯之类的,这样他就能实实在在地享受食邑了。
三、诸葛亮的思想境界,不是我们能比的。我就问你,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一辈子图什么?从小努力读书,一生没有子女,去世以后,还将骨灰撒在了空中。可谓是真正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伟人,我们普通人是很难去揣测他们的想法的。同样的道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其实也是志存高远。
很多人拿他跟曹操比,说他就是蜀汉的曹操。这种话简直恶毒至极,实在是没话题的,所以才会另辟蹊径来污蔑诸葛亮。
曹操打仗把儿子们从小就带在身边培养,为啥?就是为了培养接班人。所以曹操年长的儿子个个优秀,曹昂、曹丕、曹植、曹彰,哪个不是人中龙凤?这就是曹操的深谋远虑,他很早以前就想着传位的事情了。
可诸葛亮呢?他唯一的儿子诸葛瞻,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出生,诸葛瞻8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去世了,所以说他压根就没工夫去教育儿子,显然是没想着传位这种事情。如果有这个心思的话,诸葛亮早就应该多生几个,跟曹操比赛了。
而且曹操强行给自己加九锡,封魏王。这本身就是臣子要谋逆的举动,毕竟刘邦曾经说过异姓不能封王,难道曹操姓刘吗?
再看诸葛亮,他到去世,也只是个武乡侯。李严曾经多次劝他加九锡,都被诸葛亮严厉地拒绝了,这就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
总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上很难看到第二个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了,他不为自己的后代着想,不为自身的级别着想,一心就想着报国安民。
这种历史形象,难道不值得赞颂吗?为什么非要挑字眼似的来污蔑诸葛亮呢?我记得周总理曾经下死命令:谁破坏武侯祠,就杀谁的头!
而且他曾经亲自前往武侯祠,在诸葛亮的牌位面前无声缅怀了很长时间。可能两个惺惺相惜的人,才会穿越千年,达到灵魂交流的目的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