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那利群岛和西班牙距离近,为何“地域差异“那么大,还在石器时代?
世界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发展的步调并不一致,有的发展在前,有的则发展的较晚,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发展的步调也是不一致的。伴随着这种不一致,人类社会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并逐渐形成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为问史。”西班牙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和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具体情况,从西班牙的历史着手最为直观。
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欧洲的西南角,西边是大西洋,南边和西南边是地中海,北边临近比斯开湾,而西班牙占据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领域。而加纳利群岛是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的大西洋上的一个弧形岛群,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
因此,对于加那利群岛的土著为什么和伊比利亚半岛距离这么近却还处于石器时代,我们可以从西班牙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一、地理差异造成了加那利群岛土著的落后
1、住在岛上的居民交通不便利
加那利群岛位于位于非洲大陆西北方向的大西洋上,距离非洲西海岸约有130公里,距离伊比利亚半岛约1000公里。加纳利岛群呈弧形分布,长约450公里,总面积约7273平方公里。
据记载,这里最早的原著居民是“关契斯人”,是大约公元前1000年由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族航海达到加那利群岛,见此处风景秀丽,生物种类繁多,又没有大型野兽出没,堪比室外桃园,一高兴就在这儿定居了,并将很多自己民族的传统和体育运动都保留并传承了下来。
因为是岛屿,住在岛上的原住民们的基本日常活动范围便受到了局限,没有外来人口带来新的技术和思想,岛上的居民也不能经常走出去和外地的人进行交流学习,这间接的就影响到了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自身的创造性。
而如果人们想要离开岛屿,就必须要乘坐船只出海。当然,在现在航海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却是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在当时航海技术落后的年代,结果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2、伊比利亚半岛面积广阔,地理位置好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的西南角,临着地中海和比斯开湾,西边是大西洋,东北和法国接壤。而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是塔霍河,还有特茹河、瓜迪亚纳河、杜罗河和埃布罗河等。
自古文化的孕育就与河流息息相关,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人居住,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的存在,有文化的存在就会有城市的建立,有城市的建立就会有文明的形成。伊比利亚半岛还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中央高原还有丰富的旱作谷物。这些都是促使伊比利亚半岛更早的脱离石器时代的先决条件。
二、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居民没有发展自我的意识和条件
据考古学家研究,加那利群岛的各个岛屿上的居民的谱系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岛屿是一个大家族的话,那么加那利群岛有几个岛屿就有几个大家族。
事实上,比较大的几个岛屿上存在着好几个家族,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比较庞大的族系统治者整个岛屿。由此可见,岛上的居民思想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
1、为什么说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居民没有发展自我的意识
据西班牙历史记载,西班牙真正和加那利群岛有联系是在公元1404年,1479年西班牙正式占领加那利群岛各个岛屿。关契斯人出名的是游牧与战斗,1402年西班牙有历史记载,在加那利群岛的战争里,“关契斯人”擅长使用棍术作战。
也就是说,公元前1000年至1402年间,加那利群岛的各个岛屿还没有掌握青铜器的冶炼技术。
现代民族研究学者认为,古代加那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没有黑种人的成分在,并存有关于岛屿上古代居民点书面记载。也就是说,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居民并不知道金属的存在。
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加那利群岛土著们的生活还处在农耕时期,他们以捕鱼为生,饲养猪、养等家畜和家禽,种植大麦、小麦、豆类、甘蔗、枣、咖啡和烟草等作物。
女人穿着用染色的棕榈叶缝制的小裙子,男人则是用植物编织的绑带绑在小腿上。加纳利人还用项圈装饰自己,用矿物颜料彩绘身体,主要是几何图案的花纹样式。
此时的岛屿上的土著居民还没有被外来文化同化,还保留着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此时的女性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很受尊重。据记载,男人们在路上遇见妇女,不仅不敢先讲话,而且连看都不敢看一眼,这种显现跟母系社会时期的情况很相似。
直至15世纪,欧洲人对加那利群岛开展侵略战争,利用战争的残酷,硬生生的改变了岛屿上居民们的生活方式。加那利群岛经历了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来抵抗外强的侵略,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付出的代价是土著居民减少了四分之三,他们或死于战争,或死于西班牙人带来的疾病。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争也刺激了加那利群岛的经济发展,不同的文化碰撞产生了新的文化,同时许多古时候的风俗和仪式也被保留了下来,甚至到17世纪的时候,还能发现洞穴,这些洞穴里埋葬着加纳利人亲属的尸体。这是他们的习俗,亲属死后,要制成干尸埋到洞穴里。
纵观世界历史,无一不是弱肉强食,落后的都在挨打。加那利群岛的土著居民千百年来生活在岛上,与世无争,他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安逸宁静的日子。
据说很多落后的氏族部落都很迷信,他们信奉神明,敬畏自然,他们把山上的树、树上的果当做是老天爷的馈赠,把自然灾害视作老天爷对他们的惩罚,他大海当做天然的屏障,把海啸视作海神在发怒。
或许加那利群岛的土著们也有这种信仰,所以千年以来不曾或者很少离开他们生活的地方到外界去看看,但凡他们勇敢的走出去了,就能够见识到外界的日新月异和先进、文明。
或许他们也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只是这种意识并不是太强烈,至少没有强烈到要强大自我到达一种可以抵挡一个国家的侵略的地步,再加上交通的局限性和地域的差异性,本土的发展和外界相比也远远不在同一个层次。
而此时的欧洲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试问,拿木棍的又怎么可能打得过拿枪炮的呢?说是以卵击石也毫不为过呀。
2、15世纪前的伊比利亚半岛
相比于加那利群岛的安逸舒适,从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联合卡塔戈人抗击赛尔提贝利亚人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则战乱不断。
公元前218年,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爆发战争,将迦太基人逐出半岛。12年后,又将卡塔戈人逐出半岛。公元前19年,罗马人彻底征服整个半岛。在此之后长达5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一直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罗马人给伊比利亚半岛带来了杀戮,带来了伤害,带来了战争,但罗马人也带来了语言,带来了法律,带来了习俗。从此,西班牙彻底被“拉丁化”。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不断地走向崩溃,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并拉开了封建主义的序幕。也因此,西班牙历史上将西哥特人作为西班牙的第一个统一国家的缔造者。
但是,西哥特人并没有给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鲜血液,相反,西哥特人采用拉丁文,信奉基督教,被当地人同化了。
711年,穆斯林军队灭亡了西哥特王国。8世纪中叶,其占领了西班牙大部分领土,并开始了长达800多年的统治。历史上把穆斯林统治的地区称为“穆斯林西班牙”,并把这个时期称为“穆斯林西班牙时期”。
1492年,在天主教大军的包围下,“穆斯林西班牙”结束了长达800年的统治,西班牙正式实现了统一。
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人类和平,破坏社会安定,破坏经济发展,更使战争中的人民饱受苦难、流离失所。
但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是文化差异碰撞下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刺激经济、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战争使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也是人们进行自我反思,并深刻的意识到自我强大的重要性。
三、同时期的加那利群岛和伊比利亚半岛发展不均衡
1、早期航海技术的落后限制了加那利群岛的发展
最早的一批人迁徙到加那利群岛的时候,正处于新石器时代,而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只需要一块铜。但是,人们定居加那利群岛后,却不知为何,竟一块铜也没有找到。
也没有人想到坐船出去溜达溜达,问问看有没有人新发明了什么好用的物件。这大概也是因为造船技术不过关吧,毕竟这是时候,我们国家的司南也还没有被造出来,没人敢在大海里浪。
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是在15至16世纪,大航海时代标志着欧洲的崛起。但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没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文明到达加那利群岛,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耕技术和捕鱼、养殖技术。
趁手的兵器就是石头和木头,没有刀枪剑戟,也没有斧钺钩叉。大海保护了小岛不被外人发现,但同时也隔绝了和外界交流的可能性,除非有特别大的勇气,乘坐木筏在大海里奔腾,代价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生命,毕竟大海残酷起来谁也挡不住。
2、同时期的伊比利亚半岛已进入青铜时代
历史记载,大约公元前1300年,伊比利亚半岛进入青铜时代初期。到了公元前11世纪,腓尼基人已经和西班牙人建立了贸易关系。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亚半岛主要从事经商活动,他们教当地的居民如何使用货币、采矿冶炼金属、织布等等,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正式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腓尼基人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半岛上的资源,创建了加的斯城,并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的居留地。
四、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
经济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个地区的文明和当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当地的科学、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这个地区本身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在科技到达一定水平之前,这些自然因素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逆转的。
一个地区的发展或早或晚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经济的流动性会自然而然的带动着他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全球通史》
《世界文明史纲要:古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