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ger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诚招代理 > 正文

诚招代理

《中国美术史》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知识点汇总

admin2024-01-07诚招代理250
陶器是用泥土作为坯胎,用火低温烧制而成的新器物,标志了先民们生产能力的一大进步。共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几何印纹陶(1)简述泥质灰陶和几何印纹陶是在长江、淮河、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最

陶器是用泥土作为坯胎,用火低温烧制而成的新器物,标志了先民们生产能力的一大进步。

共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几何印纹陶

(1)简述

泥质灰陶和几何印纹陶是在长江、淮河、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最常见的陶器。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出土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的几何印纹陶。

(2)特点

①器形优美,有不同的简单几何纹样压印在器表上。

②质地与泥质灰陶类似。

2.泥质灰陶

(1)简述

泥质灰陶碎片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大量出土。由于陶土内掺入了稻谷谷壳等物,烧制后成为夹炭灰陶。

(2)特点

①陶盆残片上,刻有禾苗稻穗的图案,表明河姆渡人是环太平洋地区最早种植水稻的部族之一,体现长江流域稻米文化的特色。

②手工制作,器形多不规整。除陶罐等盛器外,有一细心制作的猪纹陶钵,器壁厚,器表光洁。

▷泥质灰陶矮圈足陶杯

3.彩陶

(1)简述

①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策源地,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为代表,距今八千年。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这是我国迄今知道最早的陶窑。

②彩陶文化中期主要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繁荣时期。

③晚期彩陶文化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

(2)特征

①原料是普通的黄土,烧成后呈现黄色或红色。

②装饰用的彩绘原料大多是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有的器物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

③最初为手制,有的经过慢轮修整,将陶器表面砑磨光亮。

(3)成就

①已经有了鼓风炉等设备,烧制彩陶的窑火温度可达一千摄氏度以上。

②陶窑分横穴窑与竖穴窑两种。随着窑温的提高和手制向轮制的演变,彩陶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一些陶艺精品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

(4)仰韶文化

①简述

仰韶文化以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考古发现命名。该文化地域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代表性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②特征

a.造型多样,以磨光红陶和彩陶著称。

b.器物手制成型,即用泥条盘筑法,实用美观。

c.纹饰多以黑地绘红彩,其纹饰精美。

③代表器物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几何纹盆,是鱼纹的抽象表现。

▷半坡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5)大汶口文化

①简述

大汶口文化以其发现地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下游,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地区。

②特征

a.以红褐色陶为主,灰、黑陶不多。

b.纹饰有划纹、堆纹、锥刺纹、戳印纹、花瓣纹、涡纹、星纹。

c.均为手制,晚期出现轮制。

③代表器物

釜形鼎、钵形鼎、觚形杯、圆孔的圈足豆等。

(6)马家窑文化

①简述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是彩陶晚期的代表,因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村而得名,代表类型有“马家窑型”“半山类型”和“马厂型”。

②特征(半山类型)

a.敛口罐和大敞口的盆最有代表性。

b.彩陶罐分为有颈和无颈两种,造型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了饱满优美的外轮廓线,极具匠心。

c.彩陶盆和彩陶罐一样,宽度大于高度,小底,整个器形的侧影以柔和的曲线勾出,巧妙地饰以几何形花纹,根据器形的变化或疏或密,结构设计新意迭出,虚实相间,变化莫测。

d.以旋涡纹和波状弧线贯通全局,图案纹饰极具律动感。

e.黑白相互衬托组成的“双关图案”,表明半山人已擅于利用视觉负像来激发人们的联想力。

▷半山型:漩涡纹彩陶翁

▷马厂型:舞蹈人纹彩陶盆

4.黑陶

(1)简述

黑陶是较彩陶烧制技术更成熟的又一辉煌的工艺成就。它是黄河下游龙山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北至辽东,南抵浙江,西及河南。

(2)特征

①色泽乌黑锃亮,表面光润。

②器壁极薄,一般厚度为3毫米,最薄不足1毫米,故有“蛋壳陶”之称。

③轮制坯胎,形成器物清晰整齐的棱角,并在器物上附有牵绳或手执的鼻。

④造型丰富,风格简洁明快。

(3)代表器型

三足器,如陶鬻。其他三足器如鼎、鬲和平底圈足器如豆,则接近青铜器的形制。

▷蛋壳黑陶高柄杯

5.陶塑

(1)简述

在塑造立体形象方面,各种器物已经清楚地体现出先民们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塑造器物本身,另一种则是脱离器物专门捏制的动物和人物形象。

(2)代表器物

①半坡出土的尖底汲水陶瓶,是源自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

▷半坡出土的尖底汲水陶瓶

②从工艺美观的角度看,马家窑和半山彩陶代表了器物造型的完美典范。

③陕西北首岭出土的彩陶船形壶、青海柳湾齐家文化遗址中的鹗面罐等等,是早期陶塑的一种表现。

④黄河流域常见有人头形器口陶瓶,半身人形的后脑有呈蛇形的发辫。

⑤青海柳湾的一件彩塑陶壶上,以浮雕形式塑了一裸体人像,但经过了变形处理,强调了两性的性特征。根据齐家文化的时代特点,它可能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换有关,体现了关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原始崇拜。

⑥河姆渡文化的陶猪,体积很小,用黏土捏成,烧制以后出现了黑和灰两种不同的颜色,十分真切。具有写实的特征,把圈养的母猪形象表现得生动可爱,可以和刻在陶盆上的猪纹图案媲美。

⑦晚期红山文化的陶塑女神头像和裸体女神身躯残片,对表达原始人的宗教信仰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女神头像面涂红彩,似真人大小,五官比例匀称,双眼镶嵌青色玉片,立体感突出。首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出土的几件女神身躯残片表明红山人关于生殖崇拜的观念,但是没有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女神雕刻那样夸张的特征。

6.陶饰

(1)简述

①陶饰纹样包括动物、人物、植物和杂物,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关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

②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包括石砚、砚盖、磨棒、陶杯以及黑色颜料(氧化锰),并用兽毛扎制成笔,表明陶工使用相同的工具制作图像和纹饰。写生形象与几何图案笔画流畅,线条变化丰富,对后来的中国画用笔影响深远。

(2)类别

①鱼纹

a.简述

鱼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的象征,是仰韶文化陶绘中出现最多的图像之一。

b.代表器物

第一,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画面简洁有力,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

第二,姜寨遗址的人面鱼纹盆,盆口沿用露地线纹作等距离的四方八位式分割,内壁绘画两个人面鱼纹、两个网格纹分置四正方位各自对称。

第三,河南省临汝县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绘画性堪称中国史前艺术之冠。其形象用色彩表现,以线条勾形,显得浓重华丽。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②舞蹈纹

a.简述

比较具象的饰纹与陶绘相近,显示出早期绘画的水平。这一纹饰既具象又很概括,介于绘饰之间,有很强的表现力,并且与原始的祭祀活动有关。

③其他纹饰

a.龙纹

在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盘上有蠕龙图形,彩陶罐上也有龙纹为饰,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图腾形象,其身体分别为鱼形和蛇形。

b.蛙纹

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彩陶上有象形的蛙纹。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蛙纹

c.几何纹饰

包括以圆点、曲线、涡纹、弧线、方格纹、三角涡纹等组成的繁复图案。

第一,半山型彩陶上采用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构成的旋涡纹、菱形纹和葫芦形纹。

第二,马厂型彩陶上多有变体蛙纹、螺旋纹、菱形纹和编织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