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ger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诚招代理 > 正文

诚招代理

密室剧本狼人杀,你家孩子也迷“沉浸式游戏”?

admin2023-07-14诚招代理421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你的孩子是否沉迷密室逃脱、剧本杀、狼人杀等游戏?有家长称,这些游戏具备互动性,有角色扮演、烧脑新奇的特点,令孩子入迷甚至沉迷。有的家长觉得这是一种社交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你的孩子是否沉迷密室逃脱、剧本杀、狼人杀等游戏?

有家长称,这些游戏具备互动性,有角色扮演、烧脑新奇的特点,令孩子入迷甚至沉迷。

密室剧本狼人杀,你家孩子也迷“沉浸式游戏”?

有的家长觉得这是一种社交方式,也锻炼了孩子思维能力;也有家长觉得一次游戏耗时一个小时,孩子沉溺于此太浪费时间。

据媒体报道,有学校已经开设了剧本杀学院。

当下青少年为何喜欢这类游戏?

它们满足了孩子的哪些心理需求?

家长该如何看待这些游戏?

当孩子沉溺于此时,又该如何引导?

密室剧本狼人杀,你家孩子也迷“沉浸式游戏”?

一起看看来自专家视角的分析与支招!

专家来分析 ——

特邀观察员:蓝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游戏满足了当代孩子多种心理需求

孩子是需要伙伴、需要游戏的,只是在不同的年代,流行的游戏不一样而已。

现在的孩子们之所以喜欢这种在家长看来新奇的游戏, 我觉得还是因为这类游戏满足了他们几点内在需求:猎奇心理,不同的开局就会有不同的故事推进乃至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体验面对未知时候的紧张刺激,比较吻合现在很多孩子的猎奇心理; 互动需求,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互动的社会化需求,尤其是孩子更需要陪伴互动,但往往现实中很多家庭仍然不太注重对孩子的陪伴,而这种互动性强的游戏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 孩子的自尊感,太难和太易都不太会让他们沉迷其中,一定是这些游戏的难易程度和他的认知相契合,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自尊感的满足,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被认可和被尊重的孩子。

家长大可不必把这类游戏当做洪水猛兽,最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孩子重新认识游戏、理解游戏、理智游戏,甚至可以引导孩子改良游戏。

比如有学校开设了“剧本杀学院”,我觉得如果能让编写剧本的过程成为孩子创造的过程,如果能变被动为主动,让孩子作为一个创作者,对剧本主题和环节进行设计,倒是对沉迷此类游戏的孩子一个不错的引导方式。还有一点,我觉得不能把舶来品限于舶来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而应该发挥创造,挖掘我们中华文化中底蕴深厚的部分,用更健康积极阳光的方式,植根于孩子们的生命里。

特邀观察员:武自存(存真国际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创办人、国家心理督导师)

使用得当 沉浸式游戏或成为辅助工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游戏感受,我尝试玩了一些剧本杀、狼人杀、密室逃脱等这类沉浸式游戏, 不得不说,确实是游戏体验感拉满。许多线下场地还提供了换装造型服务和扮演台词戏份,每个环节都充分满足了青少年对于自我展示和自我幻想的心理需求,一场游戏下来非常解压, 比我们小时候着迷的武侠或言情小说的体验感强很多。

从文化娱乐角度来说,每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背后都是心理游戏的一种模式,都需要通过群体认同才能融入到游戏中才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和氛围,这就是为什么说剧本杀有着社交和娱乐的双重属性,尤其 对于易受人际关系困扰的青少年群体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和补充。它的参与过程有点类似心理咨询中的游戏治疗,二者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安全的展开自己,一点点的了解、靠近、表达、交流,学习建立边界感和拒绝,无形中发展出新的人际关系模式,把新的模式逐渐移植到现实关系中,增强现实互动经验,用得巧用得好沉浸式游戏会成为很好的心理辅助工具。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要警惕一些不良商家利用青少年易受暗示性的特点传递不良信息,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对游戏内容及场地环境做考察和甄别。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担心,如果孩子玩上瘾了沉迷游戏该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和“是否该允许孩子玩游戏”类似,背后是我们对“游戏”这个概念解读有潜在恐惧和不安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会强行控制想调整孩子不好的习惯。 我们需要先观察发现孩子们从这个游戏里想获得的究竟是什么感受?比如孩子爱玩的冒险或是带有危险性的游戏,我们就给他提供一种相对安全一点又能让他感觉刺激的游戏,如徒步探索,这样才能逐渐把注意转移到该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的做事和学习。其实,游戏的过程本身是给我们创造快乐情绪的,本身并不会消耗太多能量,我们是在各种思想冲突中把能量消耗了。

专家帮支招 ——

特邀观察员: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增强孩子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与联结

当科技融入孩子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我的回答是会发生革命性的颠覆式的改变,甚至对人的影响超出我们认知的范围。近年来,沉浸式游戏的发展便是喜忧参半。对这类游戏,我个人的态度是谨慎的。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传统的儿童游戏甚至是超越文化与民族的。而今天,生活在电子时代的孩子们,即数字化生存的一代人,他们最初认识的不是自然而是电子产品,而此时应运而生的线下游戏如狼人杀、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应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斗智斗勇的心态。

沉浸式游戏由于其体验感、代人感、现场感很强,因此其魅力与吸引力不言而喻,然而毕竟这些游戏是非现实场景的,不管如何模拟也无法成为现实游戏,这类游戏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这一类游戏都是现实版的人人一起,然而,这些游戏背后的商业逻辑是赢利而非公益,这从原点上便注定商业考量大于儿童发展。儿童游戏是社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沉浸式游戏的现实虚拟互动性强,因此对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而言,总体是弊大于利。

游戏满足了孩子的即时奖励、即刻奖赏,提升了孩子的参与感,特别是群体参与的剧本杀还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表面上看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维与推理等有一定作用,但是这些场景不是现实场景的简单模拟而是对某一类状态的放大,比如密室逃脱或会增加人的恐惧而剧本杀或会增强少年对暗黑世界特别是人性中非善一面的放大,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怀疑。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多的需要同伴学习合作、互助与信任。通常青少年通过幻想(可能是小说、动漫、偶像)与现实世界联结,进而有安全感的进入现实世界,然而这一类游戏的正向功能不足,可能可以提供短期的刺激与情绪价值,但不能提供稳定而长期的价值观。

当孩子陷入这类游戏不能自拔的情况,家长疏导绝对大于围堵,正如防止野草疯长的唯一办法是种庄稼。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真实现实感而非虚拟现实感,比如参与家务劳动、有一些家庭共享的项目,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特别是对于自主性弱、自觉性不足的孩子,引导孩子在现实世界的兴趣非常重要,比如体育运动、琴棋书画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与联结,通过合作理解友谊、感受成长与发展。

特邀观察员:冯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党委副书记)

家长要客观看待、科学引导

沉浸式真人的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家长需要想清楚的是:孩子为什么喜欢沉溺其中而不愿意回归丰富的现实生活?

孩子长时间沉溺游戏,影响学习,甚至荒废学业令人痛心疾首!很多家长为此焦躁不安,抑郁难眠,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面对孩子的沉溺,家长不能束手无策,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

做到有效交流,增强亲子沟通。家长应该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身心状态,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家长可以尝试体验孩子参加的游戏。这样既可以了解游戏的内容,又可以增加陪伴孩子的机会,还可以通过游戏与孩子找到共同语言。

鼓励孩子参与活动,积极社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同学生日聚会、团队游戏、社区实践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更多的朋友,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减少对游戏的过度依赖。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比如有的孩子玩线上狼人杀上瘾,一玩几个小时,此时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游戏时间和规则,引导孩子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广泛的爱好。家长应尽可能鼓励孩子参加和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阅读、打球等活动。家长也可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和鼓励。

总之,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正确对待游戏,避免过度沉溺于游戏。

策划:王小艾

编辑:姜思瑶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